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24日電 (繆璐)12月18日,第十屆新華網教育論壇活動圓滿落幕。第十屆新華網教育論壇以“新亦求新尋教動能”為主題,聚焦高等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民辦教育四大領域,研討教育發展新變革,探尋教育發展新動能。論壇現場,昂立教育創始人林濤接受了記者采訪,并給出了精彩的教育觀點的分享。
在本次活動上,昂立教育斬獲“2019年度·教育行業公益企業”及“2019年度·公信力教育品牌”,聊到這幾年在公益方面的具體舉措,林濤首先對媒體、社會各界對昂立教育過往公益活動的認可表達了感謝。他表示,我們應去思考在“互聯網+”時代,如何借助互聯網推動教育公益的創新?如何為偏遠地區的教育提供可持續性的支持?教育公益又有哪些新的模式和途徑?該如何利用我們自身優勢利用新技術新平臺進行資源整合,促進教育資源最大化利用,讓教育公益走的更遠。他也提出,昂立要繼續做教育公益的踐行者和倡導者,在教育的道路上精耕深作,讓每個孩子都能獲得教育逐步轉變為讓每個孩子都能接受更新更優質的教育,推動教育資源均衡,助力中國教育公益事業發展。
走過35年的昂立教育,一直關注和踐行教育公益,勇于承擔社會責任。據悉,昂立教育已發起并參與多項關注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家庭教育”公益活動;2016年起攜手上海交通大學每年開展“鄉村教師公益計劃”,目前該項目已累積培訓上千名來自偏遠地區的鄉村教師,致力推動鄉村教師綜合能力發展;每年舉行大型家庭教育公益論壇為家長構建科學、和諧的家庭教育模式;共同組織和參與“情系遠山”教育公益項目。承擔社會責任,推動教培行業發展,也是昂立教育一貫的理念。前段時間上海某大型英語培訓機構關門倒閉事件中,昂立教育率先發布公告并倡議同行機構參與義務接收安置學員,維護社會穩定,自律互助,共同營造健康規范的培訓市場。
公信力對于企業品牌來說至關重要,林濤也對機構獲得公眾認可的幾點因素做了總結。
林濤在采訪中表示,昂立教育自1984年成立,從最初上海交通大學的大學生科創中心和實踐平臺,到現在深耕長三角、全國布局1000多家學校的教育培訓品牌。產品涵蓋幼少兒素質教育、幼少兒課外輔導、中學生課外輔導、國際教育、成人職業教育等。昂立教育最大的特色就是不忘教育初心,牢記“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卓著的成長能力”的企業使命,以人為本,科技賦能,順應國家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大趨勢,不斷規范和研發升級產品線,探索最新科技成果在教研教學中的應用,為學生提供高品質、全場景、個性化的學習體驗。
同時,昂立教育特別注重師資培養和教師體系建設,倡導以最樸素的教育人的身份,去把書教好,做到有口碑、有效果、實現量與質的雙重升級蛻變。教育的本質不是把籃子裝滿而是把燈點亮。作為公辦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昂立教育積極承擔與其互補的角色,共同致力于讓孩子更精彩、更全面地成長。在教學模式輸出、課程開發設計、教師培訓及考點分析方面等都擁有堅實的競爭壁壘,專注品質建設,傾力打造昂立教育品牌公信力。
2019年昂立教育在鞏固核心業務競爭力的同時,大力推動組織變革和資源整合,并啟動了新五年戰略規劃,提出“一體兩翼”發展戰略,進一步整合內部產品線和各項資源,在夯實全國布局的基礎上推動全國拓展,全面落實科技賦能、提升運營效能,推動公司教育培訓業務更上新臺階,成為受人尊敬、值得信賴的中國教育一流服務企業。
對于“教育事業與公益”兩者之間關系的理解,林濤回答道,教育事業是陽光下最美麗的事業。公益性是教育的本質屬性。在當前形勢下,人們對教育產品日益旺盛的需求以及政府有限的供給能力,教育領域引入了“市場”,滿足了市場和人民對教育的需要,不可避免地促成了它的市場性和盈利性的特點。企業要做到真正的長久發展,必須實現與社會利益的結合。踐行企業的精神和社會責任并不只是社會對企業的要求,也是企業體現品牌的內涵方式,公益應該貫穿于企業發展過程的始終,在規劃創立一個企業之前,就應該考慮到公益部分。對于教育企業來說,本身從事的行業就具有公共和公益屬性,從這個角度講,教育企業為公眾提供最好的教育,就是在做最大的公益。教育企業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能力和綜合素質,為社會培養人才;同時企業自身也可以獲得業務增長和經營成功,創造稅收和就業機會。
林濤補充道,企業責任是企業的DNA,企業越大,責任也越大。當企業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各項模式非常成熟時,就應該制定更成熟、更有規劃性和固定性的企業社會責任實現模式。教育企業要做到“教育+公益”的企業責任,就不可避免地要使自身選擇的公益項目類型與商業模式相契合,根植于自己的企業屬性和企業文化,從而使公益活動效果得到一定的保障。具體操作時,要充分利用企業自身的優勢和特長,找到適合自己的公益道路,實現公益的可持續性。對企業而言,公益并不是一味地輸出內容,公益項目的推行效果與形式,都會在其開展過程中或結束之后形成反饋,直接或間接地“回贈”企業。公益項目關系到企業形象和企業文化,通過公益項目,不僅能夠實現社會價值,也可以幫助企業塑造企業文化與團隊文化,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與使命感。
最后,林濤總結道,對于教育事業與公益之間的關系,一方面企業運用商業的力量可以推動公益的發展,另一方面,企業在踐行公益的路上,也會受到很多啟示反哺到商業理念中來,去實現商業力量與公益的結合。當然教育公益是一個很大的話題,我們每個人應盡自己所能,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教育公益中來,真正實現教育領域的人人公益。教育公益的核心在于解決教育問題本身,捐錢捐物不難,但公益的可持續性,優質的教育資源,特別是內容的研發升級、師資的培訓、教學模式的輸出等,才是教育問題的關鍵,辦好的教育不只是政府的責任,更是全社會共同的目標。教育路上無小事,事事皆育人,做好教育就是最大的公益。